秸秆“一烧了之”到“秸”尽其用,做成秸秆颗粒燃料
秸秆从 “一烧了之” 到 “秸” 尽其用制成秸秆颗粒燃料,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进步,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。以下是相关介绍:
生产流程:
通常先将秸秆收集起来,然后送入破碎机、粉碎机等设备中进行切片、粉碎,接着进行烘干处理,去除多余水分,再经过除尘,最后通过秸秆颗粒机将其压制成颗粒状,成型后打包即可。
燃料优势:
燃烧效率高:秸秆颗粒燃料密度大,燃烧时中心温度可达到 1100℃,热值每公斤可达 3700-4000 千卡,火力旺、耐燃,且能实现二次燃烧,燃效高。
清洁环保:燃烧时排污少,除尘浓度小于每立方米 40 毫克,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燃煤的 1/15、燃油的 1/7,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。
运输储存方便:秸秆制成颗粒后,体积压缩近 9 倍,夏季不易霉变、防火阻燃,可大大降低储运成本,也便于长期储存,还可作为储备燃料。
应用场景:
可用于替代煤炭等传统燃料,应用于锅炉燃烧进行发电或供热,也可用于家庭取暖、煮酒、烤烟、烤茶等领域。
典型案例:
习水县桃林镇放牛坪村的加工厂,主要收集周边乡镇农户种植高粱、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,预计每年可加工消纳 1 至 1.5 万吨秸秆。生产的颗粒燃料主要面向散户家用和烤烟种植大户销售,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,还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纯收益。